
- 网站名称:河南格力中央空调总代理
- 地址:郑州航海东路富田东方广场D2座
- 电话:0371-55000705
- 手机:15303827817
- 手机:15303827817
- 邮编:450000
- 联系人:邢经理
- 网址:http://www.hntxkt.com
空调竞争激烈,格力的利润也下滑了
家用电器板块上半年利润一共是703亿,其中美的、格力、海尔赚了525亿,差不多拿走了行业75%的利润。
上半年美的、海尔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5.68%和10.22%,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5.04%和15.59%。家电三巨头格力掉队最为明显,中报格力收入增速仅有2.66%,净利润增速不到2%,Q2的收入和利润增速均下滑超过10%。
空调收入显著低于外资行预期,本来按三方调研数据来看,格力的销量增长,收入和利润基本是能稳住的。财报前卖方也都给了增长的预期,但比较意外的是销量的确还在增长,只是利润没刹住。
消费电器收入同比减少5%,大幅低于瑞银预期。按产业在线数据,H125格力空调出货量增长5%,出口同比+7%,高盛认为收入不及预期的原因可能是市场份额流失和价格战竞争所致,另外合同负债也同比减少17亿。
短期格力除了高股息的逻辑以外,似乎没啥新的增量逻辑,而且空调的份额也面临中低端价格战的冲击,预期比较偏负面。
行业增量几乎见顶
空调行业本身已经过了高速增长阶段,上半年空调的销量增长了8.3%,这还是在大力国补的情况下。按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城镇每百户空调拥有量到2024年是175.7台,农村每百户空调拥有量是111.5台,近几年增速主要是农村市场增速较快,但从去年开始,农村市场的增速也放缓至个位数增长。
格力最核心的收入来源是消费电器板块,上半年收入占比是78%,这其中还包括了小家电收入。之前空调和小家电收入是拆开算的,但从去年开始这部分收入就合并了,不过整体的收入仍未增长,小家电这边的发展似乎一直不温不火。
所以,格力主要的收入来源应该还是靠空调。利润方面消费电器板块半年的毛利润是518.68亿,贡献了公司总利润的90%,其他新能源、工业制品、芯片及智能装备等业务都没啥利润,这就意味着这几年格力的多元化是不太顺利的。
从区域收入来看,格力目前主要的收入还是在国内,海外收入占比只有17%左右,而且海外市场的毛利率仅有18%,国内市场的毛利率高达35%,也就是说格力的增长关键还是要国内市场。
但国内市场现在最大的问题除了行业增量放缓以外,还面临消费降级和价格内卷。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各家的增长只能是来自竞争对手的份额损失,这其中小米的崛起就给了格力无限的压力。
第二季度小米单季度的空调出货量达到540万台,小米这两年应该是前五里面增速最高的厂商,奥克斯Q1的收入也有27%的增长。
去年,瑞银在《亚太聚焦: 小米——330亿元空调利润池被忽视的风险》的报告中就明确提到了小米的利润微薄,对行业的颠覆将使当前330亿元人民币的空调利润池面临风险。5%的ASP下降可能使营业利润下降27%,尤其是对于品牌细分较少且渠道效率较低的公司,如格力(UBS原文)。
而今年上半年还有一个数据值得关注,2100元以下的空调线上销售占比超过50%,格力在这个价格带是不具备价格竞争力的。所以接下来格力要么是降价参与到价格竞争,要么就是创新出海,寻找其他增长路径。
格力的增长逻辑
年初的时候,格力全新战略品牌“董明珠健康家”正式发布,格力专卖店改名“董明珠健康家”,实际上这就是格力由空调向家电全品类转型的重要战略,新的门店升级会集中展示冰箱、洗衣机、全屋智能家电等。上半年格力已经完成了超800家门店的升级,这次是要决心发展全品类了。
格力当下最大的问题就是出海业务占比不高,且增速不高,大多业务都在国内竞争,而主要的收入又集中在空调业务,家电品类多元化一直不太顺利,短期又面临价格战的竞争以及渠道改革的阵痛,所以格力在多元化方面拿到结果是迫在眉睫。
近五年,尽管格力的业绩增速一般,未来预期增长也一般,但是格力股价不算低迷,主要是因为高分红和持续的回购。
在回购金额上,格力2020年—2023年期间总回购额高达300亿元,仅次于美的,主要是这两年格力没怎么回购,然后美的还在继续买。
股息率方面,近五年格力一直保持在6%~7%的股息率,股利支付率也超过70%,不过本次中报没分红。
高股息过去这两年为啥会这么火?本质原因是整体利率下行,大量的保守资金无处可去,长债利率一直维持在1.8%左右震荡,险资手里巨量的资金也需要配置。所以从去年开始,几个保险头部也都在扎堆买沪深300ETF以及银行的股权。
而格力、美的、长电这些股息率相对稳定的公司也备受市场关注,但是高股息有一个最核心的关键就是业绩要稳定,要具备稳定且持续的分红能力。不能像地产一样,今年有钱分,明年可能债务危机了。
对于格力来说,短期处在改革阵痛期,业绩的增长存在不确定性。如果下半年价格战持续下去,格力有可能损失更多份额,届时高分红的增长逻辑可能会被市场弱化。相比之下美的逆周期能力反而更强,这也可能对格力的关注度造成一定负面影响。